据悉,到2020年,我国将有25种矿产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虽然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较低。今年的世界地球日,针对我国的矿产资源国情,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做了深入的介绍与指导,他指出:我国矿业出路一是找矿必须“突破”;二是综合利用是解决中国矿产资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如果考虑制造业等下游产业,矿业则支撑了70%以上的国民经济及其相关产业的运转。然而,在矿产资源禀赋方面,我国的弱势也很明显:
一是我国用量较少的矿产资源较丰富,而石油、天然气、富铁矿、钾盐、铜、铝等大宗矿产,储量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是贫矿较多富矿少,开发利用难度大。比如我国找到的铁矿有95%以上都是难以直接利用的贫矿,品位大于48%的富铁矿仅占1.9%。
三是中小矿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
四是共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少,开发利用难度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五是资源区域分布不均,例如能源矿产主要分布在北方,铁矿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磷矿主要在南方。
彭齐鸣指出实现“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落实综合利用、节约优先战略,小矿变大矿,一矿变多矿。“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品位低、贫矿多、难选冶矿多,这就决定了必须将合理开发并节约利用矿产资源放到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上。” 彭齐鸣又说道:“如果通过技术突破让不可应用的矿产变成能应用的资源,那是不是就相当于新找到了好几个大矿超大矿啊!相当于沉睡的宝藏正在慢慢被唤醒!”
如今,我国正在积极推广矿产节约与综合利用高新技术,目前,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已与2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协议,通过设立“示范工程”、推进“示范基地建设”等方式,激励、引导矿业企业更好地实现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其中,烟台宜陶采用鑫海尾矿干排工艺,被国土资源部评定为“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实现了综合利用尾矿、废石(煤矸石)、矿山废水等废弃物的技术和工艺。鑫海尾矿干排通过一套先进节能的工艺系统完成尾矿的较低运行成本的固液分离,渣料填坑、造田、筑坝、制造建筑材料,滤液达到再循环使用的要求,返回生产继续使用,节约电能,节约水资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需要。